本文目录
- 产品已销售,并结转成本,但发票未到,账务怎么处理?
- 什么是收入、费用、利润他们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 房产开发商收取得没有产权的车位收入如何做帐?
- 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是如何计算的?大好还是小好?
- 技术服务费上什么税,如何做账?
产品已销售,并结转成本,但发票未到,账务怎么处理?
一、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二、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1、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三、你可以这样理解:企业的库存商品不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减少了的库存商品到哪里去了呢?其价值转到成本里面去了,库存商品的减少和成本的增加是一笔业务不是两笔,因为成本是没有余额的科目 ,其增加额最终要转到利润的借方就是减少利润总额。
什么是收入、费用、利润他们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最明细: 我国会计学界对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普遍界 定为“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 务成果,它是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是反 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 润”?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等于营 业利润,显然是不全面的。要理解这个等式,应从收入。费用与利润的概念入手。 一、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 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它包括基 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笔者认为,这里的“收 入”概念是比较宽的,它应当包括所有经营与非经营活 动中的所得。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却容易把“收 入”概念狭义化。无论是广义的收入概念还是狭义的收 入概念,都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第一,收入是企业 净资产的增加。因为收入的实现往往表现为资产增加 或负债减少,最终必然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但是企业 净资产增加并不一定发生了收入,如所有者增加投资、 接受捐赠等这类事项也反映为企业净资产增加,但企 业并未因此而取得收入。第二,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产经 营过程中的主要经营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但 不是唯一的来源,如出租固定资产等也会取得相应的 收入。 二、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表述为:费 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直接 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 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 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 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 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 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以看出,费用仅仅指与商品或劳务的提供 相联系的耗费,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而广义的费用包 括各种费用和损失,如营业外支出等。无论费用是否包 括损失,都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费用最终会导致企 业资源的减少,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费用本质是一种资源流出企业,它与 资源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相反,它也可理解为资产 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从而获得更多资产。第二,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一般而言,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相反,费 用的增加会减少所有者权益。但是所有者权益减少也 不一定都列入费用,如企业偿债性支出和向投资者分 配利润,显然减少了所有者权益,但不能归入费用。 三、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的 经营成果,它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净额。其中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 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企 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 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 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从利润的概念可以看到,利润中的收入包括了营 业收入、投资收益、补占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所 得,而各项成本和费用也包括了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 营业外支出等各项耗费。 四、收入一费用=利润 利润是各项所得与所费的差额,这里的收入是广 义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 收入;这里的费用是广义的耗费,它包括各项费用和损 失。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应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直接配比。是将那些与具体某项收入有直接因 果关系的费用,与其相对应的收入直接匹配,以确定利 润的配比方式。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该完 工产品的成本,将销售成本直接转入所实现的销售收 入的费用等。 2.间接配比。是将几个对象共同耗用的费用,按 一定比例或系数分配到各个具体对象中去,使之与相 应的财务成果相联系,如制造费用就是用间接配比方 式进行分配的。 3.期间配比。对不与任何具体的产品或劳务有因 果关系的费用,因为它只是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因此 这些费用被视为与该期间所实现的全部收入有关系。需要与该期间的收入进行配比,这些费用有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有些销售费用可 能与特定的销售收入有因果关系,但多数情况下,销售 费用很难与特定的销售收入相联系,而且当期发生的 销售费用一般都与当期的销售收入相关,很少有跨期 处理的情况,为了核算方便,也视同期间费用。 根据以上三种配比方式,将企业一定期间的所得 与所费相配比即为利润,即收入(广义)一费用(广义) =利润。
房产开发商收取得没有产权的车位收入如何做帐?
房产开发商收取得没有产权的车位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中,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使用权实施许可、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从事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 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的实现原则,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原则相同。 企业销售原材料,按售价和应收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月度终了按出售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是如何计算的?大好还是小好?
小点好。
1,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
2,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现行人民银行
计算口径精确到:
成本收入比=(业务管理费+其他营业支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其他业务收
入+投资收益)×100%
3,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4,成本收入比率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技术服务费上什么税,如何做账?
一、安装费
1、税务上,缴纳增值税。 生产设备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既销售设备又负责安装,是典型的混合销售行为。企业向购买方收取的价款,包括设备价款和安装费两部分。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对以生产经营为主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分别为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
2、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等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6410.26(300000/1.17)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43589.74
二、技术服务费
1、税务上,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应该缴纳营业税。
2、会计分录
(1)取得技术服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31万 贷:其他业务收入 31万
(2)月末,提取税金
借:其他业务支出 1705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15500(310000*5%)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085(15500*7%)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465(15500*3%)
1、如果是开地税安装发票,缴纳营业税。
2、会计分录:
(1)取得安装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3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安装收入 30万
(2)月末,提取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650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15000(300000*5%)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050(15000*7%)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450(150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