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审计报告用途什么意思?
- 为什么要出具审计报告?
- 审计报告的作用?企业的会计可以自己出审计报告吗?
- 审计报告,审核报告,验资报告,鉴证报告,有什么区别及作用?
- 审计报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 为什么需要审计?
- 审计报告的主题是?
- 五种审计报告的使用条件?
审计报告用途什么意思?
意义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将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向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所做的书面报告。审计的作用是1审计报告客观的反应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审计报告可以传达审计结果为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做出正确的审计评价和决定提供依据。
3审计报告是具有公正性的证明文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
4审计报告可以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是促使有关单位改进工作的建议书。
为什么要出具审计报告?
财务审计报告是具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关于企业会计的基础工作即计量,记账,核算,会计档案等会计工作是否符合会计制度,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项的报告,是对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经济活动全面审查后作出的客观评价。审计报告能够以书面报告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完成某一项审计工作后,向委托或授权者提交的全面反映审计情况、分析结论、评价结果及其处理意见,能够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情况;反映审计人员的看法和建议;反映审计工作的成果。
审计报告的作用?企业的会计可以自己出审计报告吗?
审计报告不都是每年必须要做的,应根据需要来做。什么时候需要审计报告:
1、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这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要审计,一般在工商年检及外资的税务年审,均需出具上年的审计报告作为必备的辅助文件。通常审计会在每年1月-5月之间进行。 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其它用途:办理工商年检,向银行贷款,公司清算,股东了解经营情况,收购,企业重组、兼并等等。
2、专项审计,这是根据法律的审计或投资者需要对指定问题作深入调查,或税务健康自查等,即内部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和任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审计报告,审核报告,验资报告,鉴证报告,有什么区别及作用?
审计报告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的,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应公司要求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一种是内部的,由审计部门根据公司要求进行相关审计项目后出具的内部报告,对企业管理及决策层有参考作用,一般无直接法律效力。审核报告企业内无此项目,在会计上到是有审核程序,但不需要出具报告。验资报告,系企业成立或改制、增减资是由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审计报告的法律效力在于对事实的评价,而没有对被审计单位作出改正行为的强制执行力。
审计机关依据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审计评价,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一种评价,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行为,则必须依法作出审计决定或向相关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为什么需要审计?
这是外部对企业的监管,是对企业进行审查监管的重要步骤,由外部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账务和经营等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并与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有效。 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等。
审计报告的主题是?
审计报告的主体是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
审计主体通常是指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而成为实施审计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专职机构是以审计为专门工作的单位,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专业人员是上述专职机构的审计人员。
1.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我国国务院审计署及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审计厅、审计局所组织和实施的审计均属于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主要是依法对国务院个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国有资产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2.独立审计
独立审计又称为民间审计,是指由依法成立的民间审计组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独立审计是受托审计,接受各类资源财产的所有人或主管人的委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等承办审计鉴证、经济案件鉴证、注册资本验证和管理咨询服务等业务。独立审计的主要职能是鉴证。
3.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各政府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职的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审计,包括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两类。
五种审计报告的使用条件?
主要有五类: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带强调说明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审计程序或范围受限、或未能确认的会计事项金额较大、或存在不合理的异常疑点等一般会出具保留意见报告;如果有事项未能完全确认,但对报表总体影响不大,可出具带强调说明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未确认事项特别重大,对报表影响巨大,就出具否定意见的报告;如果会计资料不齐全、会计核算很不完善的、会计制度不健全的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全部会计事项都能确认,仅有些影响很小的欠缺之处的可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
评论